6月10日上午,校长张希参加白求恩医学部师德学风建设座谈会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王玉柱主持。
张希表示,师德与学风是高校的精神命脉,师德与医德既是教师与医生个人品德修养,也是职业体系的准则与规范。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德为师;医生也是极其特殊而神圣的职业,病人托付的是生命,要先厚德而后为医。
张希强调,要通过教书培育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培养学生钻研学术的兴趣、发现问题的慧眼、解决问题的本事、探索创新的勇气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不仅要身体力行,更要在思想、精神和作风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科研工作中的潜心问道要聚焦社会需求,理论联系实践方能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攻克“卡脖子”难题。学术自由要以恪守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为前提,学术上的推陈出新要树立边界意识和规范意识。
张希指出,我校一直拥有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传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生群体中涌现出大批志存高远、求真笃实、志趣坚定、知行合一的优秀典范,这都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教育经验。他以国内外违反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的若干事件为案例,结合科研成果中数据处理的原则与要求指出,科学研究中师德学风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避免学术研究上的浮躁、学术评价的单一、科学精神的欠缺、学术管理的粗放及人才培养的功利。
张希表示,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是永恒的工作主题,要一以贯之构建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紧密衔接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评价、分类评价,激发不同岗位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医生或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或以严谨的态度治学治教,或是追求教育与科研并重;另一方面要抓紧修订研究生毕业标准,分类考查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学位授予等环节入手,加强入口、过程和出口的管理督导,确保培养质量。广大师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自我纠错中进步的,要通过加强道德与伦理层面的自律与他律,规范自身学术行为。
他希望全校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追求师德高线,严守职业底线,严禁行为红线,共同营造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多元包容、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教师代表迟宝荣、李娟、王医术、陈芳芳分别作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围绕医学领域师德学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