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工科集群启动建设一周年之际,吉林大学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调度会在鼎新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工科集群建设的阶段性成就、明晰存在问题、厘清工作思路、部署重点任务,吹响了全校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赶超进位的新号角。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并讲话。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主持会议。
姜治莹在会上指出,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工科集群建设”的重要意义,建强工科是学校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动之为,是学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举,是学校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他深入总结一年来学校工科集群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以优化教师分类评价为先导,破解工科理科化问题,制定出台符合我校工科实际的评价体系。二是以聚力高端人才引育为关键,壮大一流师资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三是以加快建设重大平台为载体,着力夯实科研根基。强化重大平台管理,引进高端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强化新平台建设,提升工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四是以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走进现实中的实践课堂。五是以加快基础项目建设为保障,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要全方位做好在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科学论证后续项目筹建工作。六是以构建高效协同机制为支撑,全面激活发展动力。强化学科协同,加强校地协同,强化校企协同。七是以发挥优秀校友作用为切入,全力凝聚工科建设的校友力量,提升学校工科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广大校友的归属感、自豪感。姜治莹强调,工作专班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基层学院要主动争取、自我加压。校内单位要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相关部门要强化督导、跟踪问效。全校上下抢抓机遇、实干笃行,奋力扛起“工科集群建设”的责任担当。
张希强调,各学院要针对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发展建设工科,用好学科交叉融通发展的“催化剂”。注重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和管理,开拓新的研究范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不断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快推进分类评价激发创新创造潜力。希望各学院汇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信心,群策群力,推动工科集群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夯实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根基。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汇报了学校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地球科学学部等工科集群建设相关的14个学院负责人分别汇报各学院工科集群建设情况。
校党委常委,工科集群建设领导小组职能部门成员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