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教育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指导,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大学等省内13所高校共同举办的“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长春)”开幕式和主论坛等活动在吉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协作创新 合作共赢”。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刘化文等出席会议。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洪彬主持开幕式。
开幕仪式前,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吉林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成果展。省内13所高校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产业转化和人文艺术四个方向展示丰硕成果。
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在视频致辞中代表怀进鹏部长,向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陈杰指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的背景下,聚力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正当其时。他与大家分享了三点倡议:一是做好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开放发展。二是突出合作优势,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协同发展。三是加强数字应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发展。希望与各国朋友一道,共同推进教育高水平开放,不断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胡玉亭受吉林省委黄强书记委托,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吉林振兴发展的教育部及各界朋友表示感谢。胡玉亭表示,当前,吉林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以“产”为依托、以“学”为核心、以“研”为源头、以“用”为抓手的创新链,省委、省政府将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术共生、文化共鸣,不断开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局面。
张希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莅临会议的国内外嘉宾和师生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落地,日益成为驱动创新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大幅缩短创新与转化的过程。只有通过扎实的知识积累与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才能够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有效、正确地应用新兴工具。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此次会议中交流思想、开拓思维,深入思考未来应向青年一代传授哪些重要的知识,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变化中茁壮成长,并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哈特穆特·米歇尔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家们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好奇心,他们渴望创造新的知识。除洞察力外,还需要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的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国际关注的气候问题、能源等诸多问题。
开幕式上,姜治莹与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谢尔盖·加波年科,共同为“中白等离子体技术与绿色能源实验室”揭牌;张希为谢尔盖·加波年科教授和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郭正晓颁发聘书。
大会主论坛由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主持。郭正晓,欧洲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福斯托·准奇利亚,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全球视野下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和实践经验。
来自15个国家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30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教育部国际司、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吉林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同志,省内高校领导等出席会议。